1. 基本結構
電動機主體:采用標準的三相感應電動機結構,由定子、轉子、端蓋等組成,負責提供旋轉動力。
電磁制動器:集成在電機非驅動端(尾部),通常由以下部件構成:
電磁線圈:通電后產生磁力。
摩擦盤/制動片:與電機軸連接,通過摩擦力實現制動。
彈簧機構:斷電時自動壓緊摩擦盤,實現制動;通電時釋放。
2. 工作原理
運行狀態:電動機通電時,
電磁制動器線圈同時通電,產生磁力吸引銜鐵,壓縮彈簧,使制動片與摩擦盤分離,電機自由旋轉。
制動狀態:當電機斷電(或接收到制動信號),電磁線圈失電,彈簧力推動制動片壓緊摩擦盤,產生摩擦力矩,迫使電機快速停止(通常在0.1~2秒內)。
3. 核心特點
快速制動:適用于高慣性負載或頻繁啟停的場合(如起重機、升降機)。
斷電安全:默認“失電制動”設計,停電時自動鎖死,防止意外滑動。
精準定位:在輸送線、機床等設備中確保停止位置準確。
高可靠性:制動與電機一體化設計,減少機械聯動故障風險。
4. 典型應用場景
物料搬運:行車、起重機、輸送帶(防止負載下滑)。
工業自動化:數控機床、機器人關節(精準定位)。
電梯與升降機:緊急停止和安全保持。
加工設備:沖床、紡織機械(快速停機保護)。
5. 選型注意事項
制動力矩:需匹配負載慣量和制動要求。
響應時間:根據工藝需求選擇制動速度(如標準型或快速制動型)。
防護等級(IP)與絕緣等級:適應環境(如潮濕、粉塵)。
電源匹配:制動器通常需要獨立控制電源(如DC24V或AC220V)。
6. 與普通電機的區別
普通三相電機依賴機械制動(如外部抱閘)或自由停車,而電磁制動電機通過內置電磁裝置實現快速、自動化的制動控制,尤其適合安全要求高或自動化集成的場景。
總結來說,電磁制動三相感應電動機通過機電一體化設計,將動力輸出與安全制動功能深度融合,是工業自動化領域中提升設備安全性和控制精度的關鍵組件。